來自**國資委日前報道稱,曾列入2018年廣州重點建設項目的北部水廠再迎拐點:一期超濾膜安裝工程通水試運行。
?
一組公開數據為北部水廠帶來了更為鮮明的直觀印象:總設計規模150萬立方米/日,一期工程規模60萬立方米/日、用地49.9公頃。在此之前,廣州市白云區許多村鎮長期存在因地勢、發展等原因面臨用水難的問題。北部水廠自2014年開始立項,是廣州市推進生態水城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。同時,為切實解決“自來水村村通”等民生實事,廣州還通過啟動8村1居主干管工程,以**提升北部地區供水保障能力。
?
早在設計之初,北部水廠就按照“生物預處理+常規處理+深度處理(臭氧-活性炭+超濾膜)+排泥水處理”全流程工藝規劃。并配套建設10萬立方米/日的新廣從加壓站工程與近20公里的新廣從路供水管網改造工程。而作為水廠生產環節中*后一環,泵房的作用就是將源源不斷的自來水輸送至千家萬戶。自2019年1月中旬常規工藝投產以來,以水量豐富、原水水質優良的西江水為水源,北部水廠整體運行平穩。
?
為契合生態、低碳發展理念,北部水廠還兼具“海綿城市”建設理念與資源循環利用的雙重優勢。一方面,生產廢水收集排入污泥系統處理后,上清液循回用于自來水生產環節,不外排。另一方面,則通過設置下沉式綠地、鏤空鋪地磚,以及利用廠區內遠期工程用地洼地作為雨水調蓄塘。同時,以能耗指標作為重要技術指標,主要耗能設備采用節能型號。
?
今后,越來越多的廣州人將能用上水質更優的自來水。為及時應對水源突發污染情況,北部水廠還在凈水工藝中增加臭氧氧化、顆粒活性炭濾池、超濾膜池等凈水單元,可對突發性原水污染進行深度處理。在一期工程運行投產后,旨在進一步破解廣州供水需求瓶頸的北部水廠不僅將惠及白云區逾148萬人口,亦將令中心城區設計供水能力突破至498萬立方米/日。隨著廣州市各區正積極推進農村改水工程,將城市供水進一步向農村延伸。
?
而以超濾膜為核心的水處理工藝被譽為我國第三代飲用水處理工藝,代表著未來水處理發展的時代潮流。據業界人士透露,與常規自來水處理工藝相比,作為一種孔徑規格一致且額定孔徑范圍為0.01微米以下的微孔過濾膜,更能**自來水的水質安全性,并且更加**、環保。迄今,兼具發展快、品種多、應用范圍廣等特質的超濾膜市場已達到百億元投資體量。
本文轉載自環保在線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